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简介
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合署办公。学院坚持“一个中心,两个着力点”的工作和发展思路。一个中心,即办好思政课;两个着力点,一是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职业素养,一是以增强体验感提升学生理论学习获得感。现有1个省级研究平台“山西省乡村振兴研究中心”,2个校级研究平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杜润生农村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有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承担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思政课教学工作和思政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工作。
学院有优良的办学条件。学院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研室、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系和农村文化研究室。有教职工93名,专职思政课教师88名,专职硕士生导师20余名。现有山西省第四批学术带头人李卫朝教授,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李卫朝教授、王宇雄教授。学院先后有武星亮、张国民、王文昌、白亚锋四名教师评为省级教学名师。武星亮教授是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委员会委员。甘霞副教授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庞丽铷副教授是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骨干。白亚锋教授、姚琳副教授、王蕊副教授、武慧俊副教授等一批优秀教师获得省教学技能竞赛表彰、记功,宏蕊、荆玉杰等年轻教师获得校“教学新秀”表彰和资助,于国萍老师获得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一等奖。学院有经典著作阅览室、杜润生农村改革发展研究档案专室、研究生研修室,藏书7000余册,国内主要社科期刊35种,声像资料14种。
学院有坚实的教育阵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2023年获评国家级混合式一流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认定为省级混合式一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培育”课程;全部本科思政课均被认定为校级一流课程。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实效为重点,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稳步推进教学改革,切实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新任教师“三级试讲”制度、新任教师导师制度,推进教师“约课”改革、“3+2”课堂实践教学改革,评选大学生“思政之星”,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
学院有丰硕的科研成果。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代热点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农民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与中西文化交流研究”四个研究方向。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国家和教育部等研究项目6项,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省级研究项目152项;在国内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16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53篇,CSSCI共29篇;主编或参编教材6部,撰写专著4部;先后荣获山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百部(篇)工程”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院举办校外专家学术报告12场;邀请了一批国内知名学者来院交流,承办了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原理”分委员会年会、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机构建设专题研讨会、“列宁党建思想与全面从严治党”学术研讨会。学院发挥人才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宣讲、送学活动,年均宣讲授课5000余人次,受到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广泛报道。
学院办公地点韩氏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 “韩楼灯火”是铭贤学校时期校园“双八景”之一,这是一种人气和活力。奋发和奋斗成就人生和梦想。新时代和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努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更大贡献。新时代的韩楼活力更旺、风景更好、故事更精彩!(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