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著作
作者 |
著作名称 |
著作类型 |
出版社 |
本人 排名 |
年度 |
吴强 |
美国食品药品纯净运动研究 |
专著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独著 |
2016 |
李卫朝 |
守望中国农民的精神田园 |
专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独著 |
2017 |
李卫朝等 |
春诵夏弦,上下求索——思想史视域下的铭贤学校研究 |
专著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第一 |
2017 |
田云刚 |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宗教与启蒙 |
专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独著 |
2019 |
科研成果——论文
2016年度
作者 |
论文题目 |
刊物名称 |
年度 |
李卫朝 |
新时期中国农民启蒙的政治面相——以农民政治主体性崛起为中心的考察 |
学术界 |
2016 |
李卫朝 |
农民道德启蒙与乡村治理——以义利观、理欲观变革为中心的考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
2016 |
李卫朝 |
铭贤学校“乡村建设”模式探究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6 |
李卫朝 |
论农民启蒙与粮食安全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6 |
李卫朝 |
“乡村儒学”如何发展——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为经验教训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李卫朝 |
农民道德启蒙与乡村治理——以义利观、理欲观变革为中心的考察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2016 |
李卫朝 |
论农民启蒙的主体——冯契哲学的启发 |
思想与文化 |
2016 |
王宇雄 |
农民现代化的一个路径:农民合作助推农民转型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6 |
王宇雄 |
论二十世纪前半叶毛泽东和梁漱溟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6 |
武星亮 |
增强“三个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目标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
2016 |
武星亮 |
关于方法和教学方法概念的厘析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16 |
庞桂甲 |
理智与情感的交响论魏源新世界意识的形成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6 |
庞桂甲 |
近代青年审美心理变迁探析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6 |
庞桂甲 |
论习近平文艺座谈会讲话的美学意蕴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
2016 |
庞桂甲 |
探寻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世界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6 |
曾维术 |
人种志遮盖下的政治哲学——《日耳曼尼亚志》的结构与意图分析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16 |
曾维术 |
以道驭器——《论语·公冶长》绎读 |
天府新论 |
2016 |
曾维术 |
道儒法渊源初探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6 |
李 伟 |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道义取向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6 |
李 伟 |
日本首相历史观的形成原因再考察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6 |
赫雪侠 |
思想史视域下的铭贤校园文学——近代启蒙与救亡变奏的一个侧面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6 |
赫雪侠 |
农村基督徒法治观念培养的内生路径探析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6 |
李 彪 |
略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三个视角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6 |
石 宇 |
铭贤学校精神风貌概览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6 |
梁宇嫣 |
朋辈辅导视角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6 |
吴 强 |
领导个人喜好与单位文化风气的养成 |
领导科学 |
2016 |
吴 强 |
邓子恢尊农思想探析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6 |
吴 强 |
尹仲容与台湾经济起飞 |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2016 |
吴 强 |
论习近平治县观中的“四有”标准 |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
2016 |
吴 强 |
美西战争期间的“防腐牛肉丑闻事件”及其影响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16 |
吴 强 |
桑巴特的“美国例外论”释析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6 |
吴 强 |
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城市治理探索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
2016 |
吴 强 |
高校大学生“国粉”现象透析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6 |
吴 强 |
习近平的统一观——解读习近平十八大以来的涉台讲话 |
天中学刊 |
2016 |
吴 强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阈下的习近平农村党建思想探究 |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
2016 |
2017年度
作者 |
论文题目 |
刊物名称 |
年度 |
李卫朝 |
新时期农村家庭伦理观念透视——以农民主体性为视角的考察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7 |
李卫朝 |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问题起点、理论内涵及发展方向——以实效性为中心的考察 |
中国农业教育 |
2017 |
李 彪 |
略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三个视角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7 |
李 彪 |
铭贤学校景观文化研究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7 |
梁宇嫣 |
朋辈辅导视角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7 |
梁宇嫣 |
网络时代高校传统媒体核心价值观创新研究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7 |
武慧俊 |
太谷县禅坊村农户消费文化观念调查分析——基于2015年入户调查数据分析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7 |
武慧俊 |
休闲消费视阈下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7 |
庞桂甲 |
探寻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世界——关于陈学明教授意义世界理论的思考 |
山西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7 |
庞桂甲 |
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
思想教育研究 |
2017 |
李 伟 |
国际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理论性和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7 |
梅 雪 |
近代师生关系管窥—以山西铭贤学校为中心的考察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7 |
甘 霞 |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改革探析 |
中国轻工教育 |
2017 |
田云刚 |
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大学生转识成智的中观建构 |
山西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7 |
2018年度
作者 |
论文题目 |
刊物名称 |
年度 |
李卫朝 |
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 |
攀登 |
2018 |
李卫朝 |
当前农民启蒙如何可能?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8 |
庞桂甲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审美向度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8 |
庞桂甲 |
校园审美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究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8 |
庞桂甲 |
《共产党宣言》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18 |
庞丽铷 |
科技扶贫应把好“五个关” |
山西日报 |
2018 |
方 亮 |
用自己的历史教育自己人 |
山西日报 |
2018 |
方 亮 |
建强建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
山西日报 |
2018 |
王宇雄 |
多措并举构建高校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
2018 |
郭文娟 |
基于交易费用范式的秦政研究 |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
2018 |
郭文娟 |
公共治理视阈下的小城镇韧性发展研究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8 |
王 霞 |
内涵式发展下的大学校训建设研究——基于对大学生校训建设认知情况的调查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8 |
王 霞 |
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讲授的实效性评价研究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8 |
王 霞 |
“两级传播”理论的三大发现 |
传媒论坛 |
2018 |
武慧俊 |
体验消费视域下山西农谷休闲农业的时代诉求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8 |
武慧俊 |
山西农耕文化振兴发展的思路探析 |
长治日报 |
2018 |
武星亮 |
改革开放四十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之回顾与思考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8 |
武星亮 |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2018 |
张晓辉 |
阳明学在赣州的两次转折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8 |
李 彪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3+2”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8 |
白亚锋 |
强化机构建设 夯实基础工程——全国高等农林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机构建设研讨会综述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8 |
石 宇 |
论大学政治概论课程的人文精神、国际化和实效性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赵雁林 |
列宁维护党中央权威思想的历史考察及现实意义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8 |
雷丽君 |
农民精神生活现状和乡风文明建设的建议——基于山西省11个县区的调查 |
山西农经 |
2018 |
甘 霞 |
提升农民精神生活质量与乡村振兴 |
山西农经 |
2018 |
2019年度
作者 |
论文题目 |
刊物名称 |
年度 |
李卫朝 |
杜润生农民思想研究 |
农业经济问题 |
2019 |
李卫朝 |
以得自农民之道还之农民——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的发展逻辑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9 |
李卫朝 |
近代中国儒学教育及其现代转化——以山西铭贤学校(1907-1951)为中心的考察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9 |
李卫朝 |
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民启蒙——以乡村振兴为视角的考察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9 |
李卫朝 |
依托农民主体性建设,切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9 |
庞桂甲 |
习近平关于文艺育人的重要命题 |
思想教育研究 |
2019 |
庞桂甲 |
以优秀文艺塑造中国形象 |
山西日报 |
2019 |
庞桂甲 |
以优秀文艺涵养文化自信 |
山西日报 |
2019 |
梁宇嫣 |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价值意蕴与提升路径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9 |
石 宇 |
山西“农谷”战略背景下的“谷城院”融合路径研究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9 |
田云刚 |
乡村振兴的乡村文化产业化路径探析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9 |
王宇雄 |
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思考 |
高教论坛 |
2019 |
李 彪 |
山西功能农业产业培育研究 |
农业考古 |
2019 |
翟中杰 |
我国网络文化治理:概念、过程及其辩证反思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9 |
赵雁林 |
高校思政课与学生党建协同育人体系构建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19 |
武慧俊 |
马克思主义生态消费思想的三重意蕴 |
山西日报 |
2019 |
2020年度
作者 |
论文题目 |
刊物名称 |
年度 |
张元洁 |
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义 |
中国农村经济 |
2020 |
田云刚 |
百年中国哲学的去乡与回乡 |
贵州社会科学 |
2020 |
李卫朝 |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的批判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
思想教育研究 |
2020 |
张国伟 |
时代变迁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阐释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0 |
李卫朝 |
松绑、赋权、引导: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建设路径——杜润生农民主体性建设思想的启示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翟中杰 |
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的五个着力点 |
人民论坛 |
2020 |
王宇雄 |
以农民现代化为牵引助推乡村振兴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王宇雄 |
以合署效应助推科教兴农 |
山西日报 理论版 |
2020 |
翟中杰 |
碎片化传播环境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建设研究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20 |
雷丽君 |
习近平人民健康思想的内涵和特征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20 |
翟中杰 |
网络思政工作的着力点 |
山西日报 理论版 |
2020 |
庞桂甲 |
列宁《谈谈政治同教育的混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断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20 |
翟中杰 |
列宁“灌输论”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运用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20 |
梁宇嫣 |
依托理论社团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境遇和提升路径 |
高教论坛 |
2020 |
梁宇嫣 |
爱国主义教育的三个维度 |
山西日报 理论版 |
2020 |
田云刚 |
以集聚方式推进山西文化产业发展 |
山西日报 理论版 |
2020 |
王宇雄 |
讲清楚“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 |
山西日报 理论版 |
2020 |
田云飞 |
李大钊农民主体性思想的历史考察 |
黄河·黄土·黄种人 |
2020 |
王宇雄 |
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
山西日报 理论版 |
2020 |
庞丽铷 |
培育农业经理人,加快建设山西农谷 |
山西日报 理论版 |
2020 |
赵平俊 |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
山西日报 理论版 |
2020 |
赵雁林 |
反思与重构:高等学校心理育人的人学解读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张元洁 |
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完善 |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