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课教学 >> 本科生思政课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日期:2018-05-14 15:11:11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文名称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m History

课程编号:110K2001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本科各专业

学 时32

学 分:2.0

二、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宣部和教育部规定的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该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同时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人物的分析,帮助大学生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总体教学目的:

了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即现代化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自觉地继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难点:

1、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洋务运动及其代表人物的历史评价。

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教训。

各章教学内容: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入侵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主要内容:

1、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

2、理解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的历程及意义;

3、掌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失败,使学生了解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掌握其意义和经验教训。

主要内容:

1、理解农民阶级革命斗争(包括太平天国革命和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理解地主阶级的洋务新政的过程、内容,掌握洋务运动的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

3、掌握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运动的内容、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使学生认识到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掌握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失败教训。

主要内容: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掌握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3、理解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的过程;

4、掌握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历史意义及经验教训。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总体教学目的:

了解五四运动前后的时代特征,理解马克思主义被先进的中国人所选择的历史必然性,理解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建国方案、政治主张及其实施过程,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3、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4、中华人民共和国代替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必然性。

各章教学内容: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五四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有了党的领导,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主要内容:

1、了解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2、理解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掌握五四运动的发生及其历史意义;

4、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5、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大革命高潮的兴起及失败的原因。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

主要内容:

1、了解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及其特征;

2、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

3、掌握探索革命新道路的曲折和历史经验。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目的:

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野心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使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

主要内容:

1、了解日本侵华及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2、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特点;

3、了解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4、掌握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5、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战后中国共产党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到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战略决战的胜利,分析比较地主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使学生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进一步增强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掌握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主要内容:

1、了解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和各党派的建国方针;

2、了解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过程;

3、理解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4、理解第三条道路破产的原因;

5、了解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过程;

6、掌握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

总体教学目的:

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起“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明确观念,联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继续发展的进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重点、难点:

1、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2、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与教训。

3、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与经验。

各章教学内容: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及其重大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

主要内容:

1、了解建国初期的国际国内形势;

2、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过程及其内容;

3、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意义。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良好的开局、探索中的严重曲折和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成果经验和失误的教训,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

主要内容:

1、了解以苏为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理解探索中的严重曲折,包括“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及其教训;

3、掌握在探索中取得的成果和建设成就。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刻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做出的又一次重大选择,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学生在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主要内容:

1、理解拨乱反正与伟大的历史转折;

2、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3、了解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4、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及历史经验。

四、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环节:

课堂讲授28学时,课外实践4学时。

2、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习重要文献资料与阅读教材相结合;学习历史与了解现实相结合;熟练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

4、考试环节:

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40分,采取读书报告、课堂参与、到课率等综合评价;期末成绩60分,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有内在联系。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本课程重点讲授历史过程、历史事实以及历史经验教训。《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重在讲授理论内容的深度和系统性。《纲要》的第五章、第八章与《概论》课第三章、第四章交叉或重复的内容,以《纲要》课讲授为主,《概论》课在《纲要》课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炼。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书编写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版。

《中国近代史》,龚书铎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金春明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版。

《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中华书局,2004版。

版权所有: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太谷校区:电话:0354-6289343 邮政编码:030801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太原龙城校区: 邮编:030031 地址:山西太原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73号 Copyright© 2020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